【转载】“去产能”之弦紧绷 水泥行业亟待破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1-23 02:29:03
“对于2024年,我们认为市场压力整体依然较大,但下行程度会减弱。”展望2024年水泥行业,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坤明直言。
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期及高位平台期后,受困于产能过剩、需求低迷、成本压力等因素,水泥行业在过去几年透露出明显“寒意”。多家龙头企业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甚至亏损。
2024年,水泥行业供需能否改善?价格能否有所提振?企业又将如何破局?李坤明表示:“接下来水泥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受产能严重过剩掣肘,上涨空间可能有限,预计2024年全年水泥价格均价重心相较于2023年仍将下移。”
行业去产能需求紧迫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水泥行业的共识。“水泥行业当前困局的根源在于产能过剩,行业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实现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丹说。而在红狮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章小华看来,面对产能过剩加剧的情况,水泥行业应该从“去产量”转向“去产能”。
就水泥投产情况来看,行业的脚步已有所放缓。2023年,水泥行业新投产熟料产线16条,涉及总产能2316万吨,仅占计划投产产能的43.5%。根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追踪,2024年,计划有27条、产能超4000万吨熟料线投产,再加上一些本该2023年投产的,实际计划投产的更多。但鉴于2024年行业压力依然较大,预计新投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
“2024年供给方面,产能投放或仍不及预期,供应压力整体可控。”李坤明说。尽管如此,需求下行期供需矛盾凸显,产能过剩问题仍然较为严重。
章小华认为,“理性去产能”可能是今后水泥行业走出困境的重要策略,即使产能退出者有回报地退出,这样既能提高集中度又能使行业取得良好效益。但从目前来看,行业通过竞争去产能的可能性远大于理性去产能。
在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邹伟斌看来,水泥行业的冬天不会持续下去。接下来,无非是通过一些方式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和企业,然后再重新形成新的行业态势,这也是一种良性循环。
邹伟斌表示,2023年,水泥行业已经发布了多项行业标准,如GB 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以及推动“双碳”行动的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的相继实施,将淘汰一部分水泥企业。“尤其是GB 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在2024年6月就要实施,肯定会使一些企业出让产能或退出行业。”他说。
水泥价格或将有所反弹
“就水泥价格来看,目前水泥价格达到相对低位,不少企业涨价意愿强烈,在需求基本平稳背景下,水泥价格大幅走弱的可能性不大。”谈及水泥价格,李坤明表示,从季度走势看,水泥价格同比降幅将逐步收窄,下半年存在转正可能。
当前,水泥市场淡季特征明显,市场偏弱运行。中国水泥网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显示,2024年1月15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为112.08,同比下跌18.45%;全国熟料价格指数为112.89,同比下跌18.95%。
“临近年底,施工项目减少,需求延续弱势。”中国水泥网联合唐宋大数据发布的监测周报显示,北方市场多处于错峰停窑状态,工地大多停工;南方地区终端需求一般,销量低迷,部分地区受阴雨天气影响,开工较差。总的来看,淡季特征比较明显,全国水泥价格行情偏弱运行。
就2024年全年需求端的情况来看,预计地产拖累减弱,基建仍有拉动,2024年水泥需求小幅下滑,降幅继续收窄,全年水泥产量在20.1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预计2024年基建增速将较2023年小幅加快。一些新开项目2024年将进入土建施工期,提振水泥需求,基建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仍有增加。
水泥企业也对全年发展表现出一定信心。如塔牌集团制定的2024年经营目标为实现产销水泥(含熟料)1750万吨以上,争取实现净利润6亿元以上。“目前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一定增长,水泥行业未来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调整期。”冀东水泥表示。上峰水泥则直言:“有困难,有挑战,但更多的是光明的前景,坚定的信心。”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水泥有望受益于后续基建和地产需求改善预期,中长期看,供给格局有望持续优化。
积极探寻新的增长点
面对挑战重重的行业现状,水泥企业也在加快转型,以期在夯实水泥主业的基础上,通过延伸产业链、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寻求新的增长点。这些布局正在稳步落地,并渐显成效。
如1月5日,金隅集团称,近期,金隅冀东水泥6个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预计年均总发电量达1700万千瓦时、总节约标煤5200吨以上、总减排二氧化碳14000吨以上。据悉,2023年,金隅冀东水泥对新能源业务进行了总体规划,陆续启动12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装机容量共计46MW。
再看海螺水泥。2023年12月底,全球首套10MW/80MWh二氧化碳储能示范系统调试并网一次成功,该系统以芜湖海螺水泥工厂为应用场景。海螺水泥表示,公司将加快产业转型发展,以有效投资为导向,做强水泥主业及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协同联动优势;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环保、新能源和数字产业发展,为水泥主业赋能,提升产业竞争力。
“公司将坚持做优做强主业,不断完善自身产业链。”冀东水泥表示,公司近两年一直严控资本开支,未来也会充分研判行业及市场情况,并根据自身发展规划、财务状况投入资本开支,谨慎合理地选择资产质量高、资源优势及区域协同效果明显的投资标的。
在投资端频频“出手”的当属上峰水泥。2023年12月底,上峰水泥再次披露,拟以合资私募基金投资阜时科技和衡川科技。据了解,阜时科技致力于激光雷达核心芯片及多种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研发,衡川科技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
当投资者问及上峰水泥“两翼投资项目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时,上峰水泥方面表示,公司两翼业务体现了优异的绩效贡献,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骨料和环保业务合计实现营业利润占比已达四成左右;新能源业务也开始快速贡献减碳降本综合收益;股权投资方面也表现不错。
“两翼的快速崛起与主业的强链固本互补平衡,体现了公司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落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与综合价值的持续成长也体现了对长期投资者的回报。”上峰水泥相关人士如是表示。